Search


當住院醫師的第一年,我參與了人生第一次的新生兒急救。那是一個早產的嬰兒,出生時預估體重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當住院醫師的第一年,我參與了人生第一次的新生兒急救。那是一個早產的嬰兒,出生時預估體重不到1200克。為了迎接這個新生命的到來,台大醫院兒科部的多名醫師在產房待命。胎兒產出之後沒有自主呼吸心跳,眾多醫師瞬間一湧而上,立刻開始急救。

資深的兒科學姊快速完成了插管,學長用一隻手指進行心肺復甦術,為了擔心嬰兒失溫,包布覆蓋上孩子的身體後,一位學姊立刻把孩子摟進懷裡,衝上了救護車,奔回中山南路對面的兒童醫療大樓,不間斷地搶救這個孩子的生命。

幾天後,我在病房裡看到這個孩子。剛出生時發紫的身體,現在已經紅通通、熱呼呼。我把手指碰了碰他的手,他居然用力握住了我的手指,緊緊不放。雖然我知道那只是人類嬰兒正常的抓握反射(grasp reflex),但在那個時候,我深深感覺到他生命的力量,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感:不管付出什麼代價,我們都要讓他平安長大。

但出動了這麼多醫師待命搶救這個孩子,其實除了非常少的處置費用以外,健保給付給兒科的費用,例如這一大群醫師待命的時間費用,趨近於零。也就是說,這群醫師幾乎是沒拿錢在救這個孩子的。

大家可能都認為臺灣是個醫療發達的國家,但這句話可能只對了一半。因為台灣 #每天其實會有超過5名孩童死亡,而台灣 19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,25年來降幅落後世界平均值,在已開發國家中,排名在後段班。

台灣醫療確實在許多領域中,與世界頂尖國家競爭名列前茅。但在兒科的照護水準,卻相對表現不佳。原因不是因為台灣的醫師不夠優秀,更多的是因為 #政策問題導致兒童重症醫療嚴重虧損 ,相關的醫療照護就沒辦法發展起來。

有些人可能會說,那是你們醫生自己沒醫德啦。但一個整天只會以「道德」來要求別人的社會,其實是個落後社會。如果我們覺得一件事情重要,想把這件事情做好,給予相對應的資源配置,就是最基本的事!

願意犧牲自己的人,永遠只會是少數。而臺灣孩童的健康與生命,不應該建立在長期壓榨這些願意犧牲的醫療人員身上。這些兒科重症醫療人員,為什麼願意在待遇這麼差,壓力這麼大的的環境下?那是因為他們對孩子的愛,還有自身無可救藥的使命感。但這個社會什麼時候才能給他們公平的待遇?

近期我們的友站 #報導者 針對兒科醫療的現狀,製作了一系列非常完整,從數據資料到關鍵人物訪談都很精彩的報導。在此想推薦給各位朋友,在這個假日一起閱讀。

在生育率這麼低的年代,如果我們連孩子的救命錢都不願意花,那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再怎麼多,還有多大的意義呢?

在此也要跟所有兒科重症的醫療人員說聲:「辛苦了,謝謝你們!這個社會虧欠你們太多了!」
---

報導者: 每天我們失去5個孩子——搶救兒童高死亡率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topics/child-health-care-taiwan

---
一天不到 5 元,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!
美的好朋友 #訂閱集資計畫 ▶︎ https://backme.tw/ref/GsHuB/
現在就動手,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!
更多實用的資訊:
http://www.medpartner.club
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MedPartner
立即醫師線上提問(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):
http://line.me/ti/p/%40wyt3898a
日可以花點時間閱讀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Med,是Medicine,醫學的縮寫。Med 唸起來也是「美的」。我們希望用醫學專業,分享更多美的知識。Partner則是我們對彼此關係的想像。我們認為醫師和求診者不只是醫病關係,更應該是夥伴關係。 如果您也認同我們的理想,歡迎和我們一起傳播更多正確的醫美知識。 我們的內容製作,完全由MedPartner專業醫療團隊負責,拒絕任何業配。 contact us: [email protected]
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www.medpartner.club 一群專業醫師、藥師、營養師、化妝品配方師,希望透過實證科學精神,努力分享最正確的健康、美容、保養相關資訊。歡迎加入Line@好友,可享跟醫師線上
View all posts